斯坦福大学校长助理Julie Lythcott在演讲中说:很多家长错把自己的身份从父母变成管家,总是希望能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做到一切。

1938年,哈佛进行了一场名为格兰特研究(GrantStudy)的调查,整个过程持续75年。
在最后20年,他们对波士顿456位少年进行追踪调查,结合斯坦福大学教授刘易斯特曼对1500名学生的研究记录,得出了一些结论:

  • 做家务的孩子,将来会更有出息。
  • 喜欢做家务和不喜欢做家务的孩子相比,前者的平均收入比后者高20%。
  • 爱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∶15,犯罪率为1∶10,离异率、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。

    1、做家务有助于开发智力

    朱棣文在接受采访时说,小时候妈妈就对他提过要求,必须学会自己做饭。
    动手做饭跟做实验一样,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打开冰箱,拿冰箱中仅有的材料下厨,能做出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,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、求好。
    这种经验和能力,对一个人在科学研究中解决所面临的瓶颈问题,进行科学的思考有很大裨益。

  •   对孩子来说,心灵手巧往往是分不开的。
    收衣服、叠衣服,分门别类的把他们放好,锻炼的是收纳和归类的能力;
    从观察爸爸妈妈做饭到自己亲自操刀开灶做饭,锻炼的是观察和模仿和思考能力;
    就算是每日浇花这样的简单小事,也是对孩子审美情趣的一种培养
    看似简单的家务琐事,其实培养的孩子专注对待事情的态度和更强的动手能力。

   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,美国能源部原部长朱棣文 / 视觉中国

    2、做家务帮助孩子走向独立

    动手能力的增强,足够让孩子在走向独立时更无所畏惧。

    妈妈所说:人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,还有一种叫生活的技能,这二者相辅相成。为人父母,必须给孩子上的一课。

    3、做家务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家庭观念

    陕西西安的夜市摊上,一名正在给顾客打饭的十三岁的男孩被镜头记录下来。
    记者问他为什么在这里照顾小摊,他说:因为我妈妈很辛苦啊,我要帮忙。
    网友在评论里说:他的家里贫富与否我们不知道,但在精神上,绝对是富养。

    聪明的父母,总是会稍稍偷懒。
    没有谁天生基因里就带着坐享其成,要得到,就要付出。
    做家务从来不是简单的干活儿,而是让孩子去经历其中的辛苦,去学会体谅父母家人的付出,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。

    美国著名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(Elizabeth Pantley)有一套十分实用的育儿经。
      1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家务活
    错估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多父母都会犯的错误。
    Elizabeth提到,一个能熟练掌握复杂电脑游戏的孩子就一定能掌握洗碗机的运作。
    她为父母列出了一份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家务活清单:

    2、教孩子做家务需要耐心
    家务活难免琐碎,尤其是对家务不熟练的小孩子,能坚持做完才是最大的难题。
    所以,这其中不能缺少的就是父母的耐心教导和一同实践。

    3、为孩子量身定做家务活表
    家务活表是每天孩子应该完成的项目,譬如:自己刷牙、自己叠被子、自己整理书桌
    将这些制成一个随时可见的表,让孩子一点点养成习惯,既培养他们自律,也避免了父母唠叨式的提醒。

    4、给予适当的奖励
    对成年人来说,不给加班费的加班真的很难熬;
    同样,对孩子来说,每天做一样的事情,也总会有懈怠。
    给予一定的奖励,或许能让他们更易接受。
    例如帮妈妈收拾完衣柜就可以去看一会动画片,收拾完自己书桌就可以出去玩
    但奖励最好不要用金钱来衡量,将家务活变成了一场交易,就失去了本身应该培养的目的。

    5、对于家务活要有明确的提示
    做一盘番茄炒蛋一定要比做一盘菜更容易知道去做什么,收拾好自己的玩具箱一定要比收拾好自己的房间更容易被完成。
   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,明确的提示比过大范围的要求更容易实施。

    育儿经并不难学,难的是家长对待教育的意识。
    孩子的成长总是让每一位父母呕心沥血,殚精竭虑,家长常常为孩子规划各种宏大的目标,却忽视了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培养。
    成大事固然很有意义,但小节也未尝不重要。

    期盼每个家长都能培养出成大事不忘小节的孩子。
    也愿每个孩子在成长中,都能获得真正的独立。